一處處廢棄露天礦山變綠地,一塊塊大地“傷疤”被撫平。去年以來,103支施工隊伍對平定縣230個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圖斑進行填充修復、覆土植綠,讓平定縣山更青、水更綠、土更凈。
平定縣冠山鎮石板坪村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(492、493號圖斑)所在地,曾是廢棄的煤礦。治理前,這里到處黑乎乎、光禿禿的。市中巖建筑施工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宋幫軍說,治理前,山體和湖周圍裸露著黑色的矸石渣。他們將邊坡安全隱患治理后,打造了24個平臺。其中,3個平臺計劃種植苜蓿草恢復為草地,16個平臺已經恢復為耕地,5個平臺種植了油松,剩余坡面采用魚鱗坑種植了紫穗槐,陡坡坡腳計劃種植爬山虎。天氣轉暖,綠化工作會陸續實施。夏季,這里的環境一定會大變樣,“這次生態修復工程不僅恢復了綠水青山,還讓我們積累了不少生態治理經驗”。

冬季的石板坪村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現場,覆蓋了黃土的平臺上,一株株油松生機勃勃。宋幫軍介紹,這兩個圖斑的治理總面積約794畝,需要覆土的區域較大,因此施工方外運了20萬立方米的土。為了確保按時完成治理任務,施工單位調用了15臺挖掘機、50臺工程車、8臺大型鏟車同時施工,每天安排120名工人植樹。1個多月的時間里,施工隊伍倒排工期、日夜趕工,完成了治理項目的主要內容。項目完成后,不僅可以恢復250畝耕地,還能恢復不少有林地、灌木林地、草地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針對時間緊、任務重、自然環境復雜的實際,平定縣明確了按照圖斑單體為單位項目招標發包,以此加快推進項目建設。承擔項目的陽泉大地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制定了《平定縣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的實施細則》,全力推進項目建設。
平定縣治理點多,全縣成了“大工地”。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,平定縣政府召集施工隊伍項目負責人,就工程時間、進度、標準、安全等提出具體要求。為使工程保質保量順利完成,平定縣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領導組下發了《平定縣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決戰方案》,成立了由綜合協調組、工程管理組、技術服務組及監理工作組組成的決戰工作組。工作組每天下午6點召開例會,總結當天工作進度,分析出現的問題,商討解決辦法。
倒排工期,細化工程任務,配備與每日應完成工程量、工程進度相匹配的機械;設計人員隨時深入施工現場,現場解決施工中遇到的技術問題;管理部門每日不定時現場督促施工單位,采取可行的施工獎懲辦法等措施,推進項目快速實施……在各種措施的保障下,平定縣按期完成了治理任務。

平定縣鎖簧鎮東鎖簧村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(新增3號圖斑)所在地是個廢棄的采煤礦坑,治理面積約500畝。在項目現場,白云倒映在湖面上,四周一排排油松挺拔直立,一個個粉刷成白邊的魚鱗坑整齊排列。眼前的青山綠水讓人難以相信這里曾是支離破碎的礦坑。按照治理方案,治理區內的部分堆渣邊坡實行削坡放緩,在平臺上覆土種植油松,剩余坡面建設魚鱗坑種植紫穗槐,陡坡坡腳種植爬山虎。治理后,這一區域可恢復有林地約60畝、灌木林地約268畝、草地52畝。
施工前,這里沒有路,礦渣堆起了20多米深的坑,形成了一個堰塞湖。一年四季,這里光禿禿的,沒有生機。在生態修復中,設計人員按照地形設計了5個平臺,每個平臺因地制宜規劃了各類樹種,打造了小景觀。從效果圖上可以見到,草木復綠后,這里將會是青山綠水。
山西宏基建設公司是新增3號圖斑生態修復項目的施工方?,F場負責人白毅杰介紹,2020年11月24日,施工隊伍進場施工。治理范圍內的邊坡坡度大,施工人員先將陡峭的邊坡放緩,打造平臺,建設平臺和平臺之間的連通道路,并為渣山覆土。1個月的時間里,施工方動用了4臺挖掘機、26輛工程車同步施工,覆蓋了約7萬立方米的土,采購了13400多株油松、89000株紫穗槐,并完成了部分樹苗的種植任務。與一個月前相比,這里已經大變樣?!拔磥?,這里一年四季會有不同的景觀,春季有綠色,夏秋季節有紫色、綠色、黃色,冬季也有綠色點綴。多彩的植被和清澈的湖水,將會形成一個新的休閑打卡地?!卑滓憬苷f。
|